S2E4 The one with the scattered thoughts

2022-10-17

最近设计自己的实验材料+批改学生的实验材料,感觉社科研究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从想法到落地其实有很大很大的距离,不是想出实验设计就可以马上开始做的。

因为无关变量太多了,每一个材料的遣词造句、问题的形式等等都可能影响被试的反应,所以在开始收数据之前就要反复更改反复调整。往往给人一种还没上战场就精疲力尽的感觉。这个时候保持良好的心态特别重要,心态好才能不丧失对话题的兴趣。所以说我们专业真的特别需要保持心理健康、控制压力,因为编实验材料特别需要创造力。高压的情况下就很难编出来有意思又聪明的实验材料,就很难发现有趣的结果。

2022-10-19

Peer support 真的好重要啊!今天收到了上篇论文发表的纸质版,但因为是很靠后的作者,一边开心也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发ins说”虽然我是第999个作者, but still!”

同事看到了私信我说”There’s no ‘but still’. You rock!” 哎,看到感觉好感动啊。

我觉得要把这句话写下来每天提醒自己。成就就是成就,不要觉得自己不配,也不要自己降低成就的重量。继续加油吧!

2022-10-21

Lab刚买了一批新电脑!哇哈哈哈,因为这学期不收线下数据,所以刚和导申请说不收数据的时候显示器借我使使。以后我也可以在实验室用大屏显示器办公了,快乐!

2022-10-23

随着年龄增长,我确实没有年轻时那么喜欢和陌生人辩论了。有时候看到莫名其妙的发言,会觉得不舒服一下,但也没力气回复什么,过去就过去了。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也学会了更加爱惜羽毛,知道自己的关注也是一种资源,而我能提供的资源有限,这个资源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得到的。

2022-10-25

In-person的活动还是比online效率高太多了…早上参加了一个职业发展的活动,觉得好有帮助。但是下午报名的是线上直播,看了五分钟就觉得看不下去了。

了解自己以后觉得不需要再苛责自己“网上资源那么多,是我不会利用”了。如果一种资源不适合自己,那么哪怕它再丰富,它也不是资源,而是噪音。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适应环境,这也是东亚文化擅长的生活方式(secondary control)。但既然我身处北美的环境中,我也希望训练自己改变环境的能力(primary control)。如果一种资源不适合我,那么我就去找其他种类适合我的资源,而不是被动接受一切我可以得到的。

2022-10-28

Social lab这门课真的太有挑战了…带四个组=带四个不同话题的项目,对每个话题我都要有基本的理解才能批改他们的设计(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过comps)。如果学生设计了特别复杂的实验,还要帮他们想怎么处理数据、怎么解释数据。不过脑子也是用进废退,我用用倒是没什么,希望他们能学到点东西就好了…

说实话我觉得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真挺高的,因为也不是所有人以后都想搞科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RA经历、观察过其他研究者怎么搞科研。从200 level course刚学了理论,这下上来就要他们上手做,还是从头到尾做,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真的没那么容易。(关键是对TA来说也很不容易 T T)

不过对于以后真的想搞研究的学生来说,这门课应该是很累但是也很有价值的。可能这就是每个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吧。在北美读社科的学生获得的资源已经是陆本的我完全不能想象的了。

我记得我最开始学习搞科研的时候也是这样笨拙,做第一个项目时连SPSS都没学过,也没学过网上收数据的方法,设计了问卷打印出来,到学校食堂蹲点,四处求人帮我填问卷。数据录入是我自己一个点一个点录到电脑里的,然后做了一个t-test,一个chi-square test,都是手动+Excel计算的结果。八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个项目的内容。可能初恋就是那么难忘吧(不是)。我也不敢说自己有多适合搞科研吧,只能说连这种条件都没拦住我的热情,多少说明我对这件事是真的喜欢吧。

2022-11-04

研究的乐趣好像就在于“有些事你不做就没什么人去做了”、“全世界好像也只有你们几个在做这件事”。虽然这件事本身也不一定有多大意义吧(。但是好玩。

2022-11-07

最近在读Handbooks of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居然读出一种名人录的感觉(也确实是名人录)。这套书基本涵盖了社心所有经典基础理论,而且是由每个理论的作者自己来介绍他们的理论是怎么搞出来的。这套书真的很好,没有列在comps reading list上有点可惜哎。可能就像编者说的,理论建设似乎并不是grad school培养的重点。尤其2011年重复性危机以后,社心越来越重数理统计和大数据,以至于有些重心偏移,朴实而聪明的实验设计越来越少了。好多数据说实话都让人觉得浪费,没有好的理论支撑,也没有一个基层理论把发现联系起来,给我一种大家都是各搞各的感觉。

读这套书甚至给我一种久违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留在学术界的冲动(赶紧洗把脸冷静一下)。